长安风流_第41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10节 (第3/4页)

大唐还有天子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呢,我这人很识趣的,我不会再留在吐蕃,也不会继续握住所有兵权。”秦慕白笑道,“不出意料的话,朝廷圣旨下达的时候,我不想离开也必须离开。与其这样,不如我先卖个乖。我只带我的关西军旧部与回纥联军回兰州,一则稳定后方为你们今后收编治理吐蕃做后应,二则也好展望西域。至于吐蕃的善后与朝廷派出的兵马以及收编的吐蕃兵马,我一概不管了。”

    李恪沉吟了片刻,表情渐渐变得严肃,最后也只能是无奈的点了点头,说道:“慕白,为君不易,为臣更不易。能像你这样识时务知进退的人,并不多。虽然现在我们很需要你,但我知道,你的决定是明智的。就像当初我们从襄州回到长安后一样,你我,又要分开了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,很快又会再见的。”秦慕白笑了一笑,说道,“如果不出所料,朝廷应该会留在逻些,全权代理一切吐蕃的善后事宜。今后的几年,你都要留在这里了。而我呢,如果不被调回长安,也会依旧留在兰州。看西域动静如何,再决定我的下一步动作。但不管将来发生什么,最多不出三年,你我都要一起回长安。”

    “长安吗?”李恪深吸一口气缓缓吁出,说道,“三年后,不知是何境况了。说实话,我宁愿留在这异地高原整天忙碌,也不愿回到长安去。在那里,我活得很累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你想不回去,就能不回去的。”秦慕白笑道,“别忘了,咱们终究是大唐之臣,咱们的根,都在长安、都在朝堂之上。大唐没有藩王,现在没有,将来也不会有。”

    听到秦慕白最后这句话,李恪表情微变,但马上恢复了正常,“我明白你的意思。其实不用你提醒,我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,不会犯下愚蠢的错误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。”秦慕白展颜而笑,“一别数载,匆匆相逢马上又要分别了。希望下次相见的时候,你不会再那么肉麻与恶心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话!”李恪既好气又好笑,“你就安心忙你的事情去吧!我知道,父皇与你一同构建的西域蓝图还仅仅是完成了一半。讨伐吐蕃这么重要的战役,你也没有倾尽全力,而是在玉门关埋下了最重的一记伏笔。据我所知,苏定方是卫公药师的得意门生,其才学德性无不胜侯君集百倍。你留给他两万精锐之师驻守无敌来犯的玉门关,不就是为了今天么?”

    秦慕白笑了笑说道:“果然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殿下。玉门关苏烈,可以说是我的一记伏笔,也可以说是我给关西军留下的最后一条后路与最后一张王牌。那里虽然只有两万兵马,但却是关西军精锐中的精锐。其实战争刚开始的时候,我对于战胜噶尔钦陵一点把握也没有,但我不能对任何人说。于是我只好留下了苏定方镇守玉门关。万一我们战败了,还可以出人意料的从昆仑山厥撤离至玉门关。当然,我最深层的用意,主要是要让苏定方远眺西域相机而动。不用怀疑,当大唐与吐蕃鏊兵的时候,西域不可能没有动静,尤其是一直野心勃勃的突厥北庭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这样……”李恪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,说道,“我明白了。你早就想到无论你能否战胜噶尔钦陵,也不会在高原多作停留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秦慕白微笑的点了点头,“如果战败,只能逃命;如果胜了,这地方也不属于我。首先功劳我不敢独吞,因此在上表朝廷的时候,我将大部份的功劳归算给了殿下你与李大亮等众将。”

    “与我想法一致。”李恪表情肃重的低声道,“虽然人人皆知,这天大的功劳你至少要占去七八成,但是,绝对不能一人独专。我大唐朝廷重视军功有功必赏这是没错,但过之不及,功劳太大了未必是好事!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也肯定不会亲征西域了。接下来我要做的,就是留在兰州享享清福,等候朝廷调我回京的日子。”秦慕白微笑道,“就算西域有战事,我相信苏定方一定能摆平!就算需要兰州支援,我也不会亲自出马了,我派薛仁贵去!”

    “薛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