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10节 (第2/4页)
摆起了大柴堆。所不同的是,前次是处死,这一次是盛大的葬礼。 归顺大唐的吐蕃国,以前赞普弃宗弄赞为首,率领诸部族首领与文武百官及王室与噶尔家族的人等,一并祭奠。秦慕白与关西军诸将以及吴王李恪,也都到场。 高原枭雄噶尔钦陵的一生,在熊熊烈火与梵颂哭泣声中,就此完结。 “按照噶尔钦陵的遗嘱,他的骨灰将洒遍高原。”秦慕白对身边的唐军众将说道,“曾经惑乱天下令万民荼炭的一代枭雄,就此落幕。以前,我做梦都想亲手将他大卸八块。但到了最后,我居然对他恨不起来。这是为什么?” 众皆默然,没有人回答他。 “这个问题,或许永远也不会有答案。”秦慕白微然一笑,自语道,“除非来世我再遇到他,再与他斗上一场……” 第502章 巍巍昆仑 一个月的时间,在紧张与忙碌中度过。 高原的子民,不得不得接受了他们的王朝已经“归顺”大唐的这个事实。一个月的时间里,虽然偶有部族叛乱发生,但在弃宗弄赞的亲自劝说与秦慕白的强力弹压之下,并未掀起大浪。 眼前的局面,可以说是最好的结局。两国争霸不可能不死人,噶尔钦陵比谁都清楚这个事实,于是他干脆利落的给了自己一个了断,也用自己的死给弃宗弄赞与吐蕃子民送上了最后的一份礼物——和平。 弃宗弄赞深知噶尔钦陵的用意,为了不辜负噶尔钦陵的良苦用心,他在战后极力的劝说吐蕃族人甘心臣服不要反抗。 有不少激愤的吐蕃人无法理解弃宗弄赞的行为,在赞美噶尔钦陵的壮烈之余,开始对弃宗弄赞的“耻辱卖国”进行唾骂与攻击。 高原四方接连发生零星的叛乱,每发生一次,弃宗弄赞必定亲自前往劝抚,迎接他的多半是愤怒与指责,甚至有人要杀了他这个曾经的赞普。 “他们误解我不要紧,但他们也误解了钦陵‘以死求生’的意义,我真的很伤心!”弃宗弄赞如此道。 事已至此,秦慕白当然想借助弃宗弄赞来最大程度的降低战后的善后难度,但吐蕃王朝实行的部族分封制度。国家既亡,许多部族的领袖不愿放弃既得的利益与权力,发动武装叛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 对于这些,秦慕白毫不留情的进行了强力武装弹压! 几十万大军都杀过了,还在乎这一点吗? 一个多月的时间,高原之上终于渐渐趋于平静。 算算日子,秦慕白给朝廷上书报捷的战报,也该到了长安。相信批复不日即将下达。到时候,吐蕃的残局就有朝廷负责打理。 秦慕白知道,自己离开逻些的日子到了。 这一天,他去见李恪。 通过一个多月的调养与适应,李恪的身体总算好转。现在,他这个代表朝廷的监军,终于正式肩负起治善吐蕃收拾局面的全责。秦慕白与李恪,一治军一治民,配合依旧完美。 “吴王殿下,我该走了。”秦慕白开门见山道。 “走?去哪里?”李恪显然有点意外。 “你忘了,朝廷封我为安西大都护,我的本职是经略西域。”秦慕白微笑道,“平定吐蕃,不过是我职责的一小部分。我的主要精力,还得放在西域。” “这话不对。”李恪皱了皱眉头,“所谓安西大都护,不过是个虚职。吐蕃才应该是你个这关西军行军大总管最需要经略的地方。你这时候说走,能去哪里呢?” 秦慕白笑了一笑,“殿下,我必须走。吐蕃的战争结束了,只剩下民政与收编这些事情。这类问题,不应该是我这个边关军帅来料理的,否则就是僭越。再者,现在我手握五十万大军,你又享有朝廷赐予的一切大权——你就不怕有人说我们,要划地而治自封为王?” 李恪眉头深皱,叹息了一声,说道:“我知道会是这个原因。现在你的确是功劳太高、兵权太盛。吐蕃高原之上,几乎人人只知秦慕白,不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