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一千一百八十七节 君臣之问(1)  (第2/3页)
年不过半载,关中死于工坊、矿石及道路之百姓,就已有千余之众……”    “较之去岁,翻了不止十倍吧……”    张越闻言,低下头来,看着车下铺着的毛毯。    他知道,这块毛毯,是匈奴人或者羌人,从绵羊身上剪下来羊毛,然后经过洗涤、烘干、梳毛,变成可以被纺机织纱的原料,然后以极为廉价的价钱,卖给汉商,商人再经之转卖给居延的纺织作坊,最终织成了脚下的毛毯。    舒适、柔软而漂亮。    毛毯一匹,幅广二尺二寸,值钱千三百钱。    而其中,沾着的血泪,若是吐到地上,张越知道,怕是每一寸的毛毯上,都免不得被血泪沾满。    毛毯如是,现在,行销天下的铁器,特别是各色农具,恐怕也差不多。    所以,张越沉默良久后,答非所问:“殿下,臣打算今年从居延,再调两万奴婢入关中,开山凿矿,伐木烧炭……”    这两个都是出人命和意外最多的地方。    刘进听着,没有再说话。    他们君臣相处至今,很多事情,已经没有必要说的太仔细了。    所以刘进知道,自己的这位大臣,已经是铁了心,要将这些事情进行到底了。    他甚至在上个月,还给天子上书,请求天子批准许可‘百工之中,能人善士,能率民佐国者,亦可考举、察举’。    以至于,有古文大儒,痛骂这位鹰杨将军为‘欺世盗名之辈,乱臣贼子之属!’更断言‘乱天下者,必张子重也!’。    便是今文学派里的公羊诸生,要说没有质疑和非议,也是骗人。    毕竟,眼前的事情,虽然大家都无法预测未来会变成怎样?    但有一点,已可以确定,那就是,一个新势力,一个不同于过去格局的天下,已经隐隐露出轮廓!    须知,过去,汉家民营、官造布帛,巅峰记录只是元封年间的五百余万匹!    而在如今这个记录被打破了。    去年,少府及大司农报告天子,仅仅是官造布帛,就已经达到三百余万匹。    其中,毛料等羊毛制品,足足百万匹之巨。    而这个数据,居延与河湟的织造作坊,贡献了起码一半。    此外,过去,汉家一岁冶铁产量,至多不过百万斤。    但如今,少府及大司农报告,今年不过半载,汉家铁官便已铸铁两百万斤。    此外,还有精铁十八万斤,精钢六万斤!    尤其是后两者,产量是过去的几十倍!    而在这些数字背后,是数万数十万,甚至数百万,参与投入到这些产业与商品贸易之中的人。    而且,这些人的数量,会越来越多,越来越多。    孔子说: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?    春秋初期,地主与佃农,首次出现在鲁国。    然后,以燎原之势,席卷列国。    最终,催生出法家,并由法家领导起一次又一次轰轰烈烈的变法。    李悝变法于魏,商君变法于秦,吴起变法于楚,申不害变法于韩……    于是,轰轰烈烈的大争之世,拉开帷幕。    当这帷幕落下,儒家士人心心念念的周礼、井田,分崩离析,变成了一个概念与理想。    而姬周诸卿,三代贵胄,王孙公子,则被扫入了尘埃,落入江河,成为芸芸众生。    旁的不说,刘进就明白,就以他家来说。    高帝,若是在春秋或者宗周鼎盛之时,休说斩白蛇而有天下了。    怕是连个黔首都不可得!    反倒是,他对面坐着的这位臣子。    说不定,可以锦衣玉食,千金之子坐不垂堂!    “卿就不怕吗?”良久,刘进忽然问道:“商君变法,车裂于市,吴子变法,死于楚国宗庙,为万箭穿心……”    张越抬起头来,看着刘进。    他知道,刘进的意思,也明白,他将要面对的处境。    但是……    他握住了腰间的剑柄,昂然道:“路漫漫,其修远矣!吾将上下而求索!”    刘进听着,忍不住道:“壮哉!壮哉!卿之志,孤远不如也!”    屈子,固有路漫漫之志,也有离骚、九章之哀。    “但孤,却非是楚怀王……”刘进在心里想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