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821章 三代一万贯  (第3/3页)
安估计赵曙就敢拿下赵允弼。    至于赵允良,那是个聪明人,在争夺皇子之位开始,他就开始了辟谷修道,不肯撕下面皮,所以现在得了优待。    而赵允弼就艰难了,现在被幽禁在家中,按照后世的说法,就是监视居住。    “外城……”包拯怒道:“外城没空地,还得买屋宇来重新建造,那得多少钱?老夫当时就回了官家一句,钱没有,命一条!”    好汉啊!    众人都不禁用钦佩的目光看着包拯。    要钱没有,要命有一条!    你要不?    赵曙只能黑着脸摆手赶他回来。    “没钱是实话,可此事却不能意气用事。”包拯还是顾大局的,“此事是宗室之事的善后,要办,还得办好了。所以老夫叫你等来,就是出出主意,想想去哪找钱。”    没人说话。    这年头虽然不是后世那等‘谈钱伤感情’,但在场的人都知道,大宋的财政不容易。    “那个书院定然要美轮美奂,如此旁人也不敢诽谤官家。”    要绝人口舌诽谤,那就做漂亮些,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此事。    包拯看向了沈安。    三司有没有钱他最清楚不过了,叫沈安来就是寻求援助的。    “原先宫中有钱,可先帝驾崩之后,官家把那些钱都拿出来了,为先帝建造陵寝……”    “这得要出十多万贯吧?”    沈安只是随便盘算了一下,就得出了书院的造价。买房子要花费不少,改建也是大头。    “是啊!”包拯苦笑道:“老夫头痛,所以才把你给抓了来。不要你的钱,只要你出主意。”    “其实……”沈安一脸正色的道,“包相,这个钱倒也简单。”    “嗯?”    包拯皱眉道:“怎么个简单法?”    “让宗室自己给钱。”    沈安的话让官员们都笑了起来,有人说道:“那些宗室中人都在发牢骚,说什么五服之外的得自谋生路,如今家中的钱不敢乱动,吃饭用度都是省了又省……”    一句话,就是没钱!    “会有钱的。”沈安笃定的道:“五服之后还读不读书了?”    “读啊!”有人一怔,旋即问道:“你什么意思?”    沈安笑道:“五服之后那些人和官家就疏远了,成了百姓。既然是百姓,那就和百姓一个待遇,别搞什么特殊。如此……五服之后自然不能在宗室书院里读书。”    “你这话……”包拯问道:“难道想读书还得给钱?”    “不,是资格!”沈安说道:“五服之后还想在书院读书的,在此刻就得给钱。比如说,一万贯三代子孙入读,五千贯一代子孙入读……”    卧槽!    这是炒作入学资格啊!    “一万贯三代……他们怕是不愿意吧?”    众人都觉得这个价钱不值。    “就算是在外面请个老儒教导,一年下来也就是花费百来贯,十年为期,算两千贯好了。两千贯一代,这还是专门在家里教授子孙,三代不过是六千贯,这明显就亏了呀!”    “五千贯一代那更是无稽,谁都不乐意!”    一阵纷扰之后,众人都说此法不可行。    包拯看着沈安,挥手赶走了众人,沉声问道:“你是怎么想的?”    “看他们想学什么,若是杂学,此事可为。”沈安如是回答道。    包拯的眼睛一亮,“怕是不会,不过可以试试。”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