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19章 大战伊始  (第1/1页)
    “夫君,外面雨大,还是保护身子要紧。”    撑着一把纸伞,乔莹信步走来,看着身躯凛凛,气质越发昂扬的李子木,忍不住伸出右手轻触着对方的指尖。    感受着手背处所传来的温暖触感,随即粲然一笑。    真要算起来,两人已经相处了半年有余,每日抵足相拥,就算是块石头,也会被捂热了。    更别说李子木对她也的确不错,相处当中虽无多少情意之语,但却很少呼来喝去,反而愿意沉下心来倾听。    从这里面,乔莹感受到了尊重,这种尊重不是怜悯,不是一时兴起、三分钟热度,而是持续了半年之久。    只有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,才最是动人。    对于乔莹的心思,李子木也懒得去猜,此时牵着对方的纤手,快步往屋舍里走去。    ——    与此同时,九黎城。    贾诩看着捂着伤口的李柯,忍不住心中骇然,对于术法,他虽然称不上精通,但也不是门外汉,多少懂一点。    从其伤口上来看,大抵能够猜出一二。    在华夏,能够凭空凝聚出箭矢的流派并不多,除了儒家、道家以外,其他的便很少了。    但不论是哪一个流派,此时既已表露出了敌意,都足以引起重视。    “如今主公尚未造鼎成功,为潜龙,没有大气运傍身,很难抵御这类的术法,即便有两位人皇可以倚靠,但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。”    挥手让李柯离开,贾诩回想着对方左肩处的血窟窿,心里的忧虑却是越来越盛。    若非迫不得已,他绝不希望招惹到这类的对手。    学派不同于诸侯、帝王,眼中只有大势,若是认定你阻碍了他,那便是不死不休。    等到圣贤降临,一切可就都晚了。    在这个世界上,大凡能够人间显圣者,俱是身怀大威能,就算是华雄这等水准的武将也只有束手就擒的份。    在没有明确对手的情况底下,贾诩能够做的并不多,除了增强安保的力度,剩下的便是加快统一了。    “必须将此事告知主公!”    打定了注意,贾诩领着两名随从便往梓河走去。    另一边,司马徽再将李柯击伤之后,便快速往重市赶去。    此时有术法加成,速度倒也不慢。    他这次主要是为了见一见诸葛亮,本就是顺道而为,至于劝说之类的,早就不抱希望了。    实际上不止是诸葛亮,像是庞统和徐庶两人,也并不认同自己的坚持。    不过他的意志极为坚定,心里虽有些可惜,但也不至于影响心气。    以教立国本就不被世家子弟接受,对于他们来说,儒释道仅仅是统治的手段和工具。    如果学派昌隆、甚至如同上古分封一般尾大不掉,必会使王朝受损,平添乱世的风险。    大凡有一点抱负的士子,都不会接受他的提议。    但这类的说辞仅仅是一家之言,在内心深处,司马徽并不认同。    若天下百姓皆向善,尊礼、守法,哪里还会有乱世?    育人先育心,若是人心不古,欲念难平,都去效仿陈胜吴广,将王侯将相、宁有种乎当成至理,那才叫真正的乱世。    也正是因为意志坚定,所以他才会想要剥夺九黎城的气运,如果有可能,甚至打算将李子木给击杀了。    一个人杀了也就杀了,至于其背后的二百万异人,他却是管不了这么多。    ——    平武县,太平城。    对于很多居住在此的百姓来说,今天绝对算是大喜之日。    在经过半年多的努力,天王洪秀全终于是统一了大半个绵市。    如今坐拥北部及中部四县之地,面积达到了一万平方公里,治下之民更是超过了一千万。    只要能够挥军南下占领余下的五座小县,根基便初步稳定了。    对于这一点,绝大多数的平武县百姓都是乐观其成的,甚至称得上欢欣鼓舞。    之所以如此,也和洪秀全所执行的政策有关。    出于对现代人的敌视,洪秀全几乎从一开始便放弃了“人人平等”这项基本“国策”。    转而进行压迫式的统治。    按照规定,原本一路跟随他的天国百姓为一等民,拥有蓄养异人奴隶的权利。    既是奴隶,生死便不由人了,不仅要承担绝大多数的脏活累活,而且还要面临各种惨无人道的刑罚。    一开始的时候,也并非没有人反抗,但在凌迟、剥皮的威慑之下,这种反抗很快便被压了下去。    此时听说洪秀全打算挥军南下,哪里还有不支持的道理。    对于这些一等民来说,像奴隶这种免费的劳力,自然是多多益善。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