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66节 (第5/5页)
了吉林省的警察厅长和工业厅长。 双方讨价还价,直到肚子咕咕直叫才发觉中午饭时间到了,伍子牛早就等在旁边了,见他们争得激烈,一直没有端上来,此刻才拿上来。 韦伯和白修德对租下的房子还是比较满意,俩人住一间房,稍微挤了点,不过此时的锦州能租下房子便已经不错了。 “挤一下,也就这几天了,过几天战区司令部就迁到沈阳。”宫绣画也感到房间挤了点,便安慰俩人,透露了一点战区司令部的安排。 “哦,这么说,东北会战就要结束了?”韦伯反应很敏捷,立刻意识到这话的含义。 宫绣画点点头,这次东北会战出乎意料的顺利,在光复哈尔滨后,日军便开始大撤退,好容易在浑河前线展开战斗,可没想到盖州登陆,又让日军开始另一场大撤退。整个东北会战,中国军队刚摆开阵势进攻,日军便立刻撤退。 庄继华准备的手段都用不上,盖州登陆最多也就用了半套,新一军突入朝鲜,迫使东线日军放弃伏击,仓皇南逃。 这样的顺利让宫绣画比较省心,可战区司令部内气氛却不是很正常,他们费尽心力策划的各种行动,却打在了空气上,让他们集体感到难受,因而集体愤怒。参谋们甚至策划了另一个作战,派出两个军在平壤附近登陆,袭占平壤,切断关东军退路。这个作战计划理所当然被庄继华否决了。 “这样快!那我们这是在做什么?”白修德惊讶的叫起来,他看看刚刚收拾好的房间,感到有些失落,既然几天之后便要到沈阳,何不现在便去沈阳。 “沈阳有的是房子,你们可以跟着司令部一块走。”宫绣画笑了笑。 这倒是个意外的惊喜,白修德这才满意的笑了。韦伯坐在椅子上抽着烟有些感慨的说:“真快!七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,我感到自己还在南京,或者是徐州。” 韦伯从南京危城中便开始跟在庄继华身边,向外界报道中国的抗战,并由此获得了庄继华的信任,在长达七年时间里,韦伯坚持不懈的呼吁美国采取行动支持中国,告诉美国政fu和人民现在帮助中国,就是帮助美国自己。 随着时间推移,他的许多判断最后都一一应验,这让他在美国新闻界获得极高声誉,美国政fu制定中国政策时,常常参考他的报道。 “是呀,时间过得真快,”宫绣画也点点头:“从南京到缅甸再到东北,这条路走了整整七年,不过,好在我们终于走过来了。” “七年前,在南京城,我曾经采访过庄将军,这次我还想采访一次庄将军,宫女士,可以安排一次专访吗?”韦伯期望的看着宫绣画。 第三部血火抗战第十一章朝天阙第五节曙光(六) 战争,在今年发生巨大转变,盟国在各个战场取得巨大胜利,就在中国光复东北的过程中,欧洲战场也是捷报频传。 七月初,盟军终于杀出诺曼底沼泽地区,攻克诺曼底地区交通枢纽圣洛,将德军防线切为两段,英军同时攻占卡昂,至此,有一百多万盟军在法国登陆,登陆场扩大到150公里,纵深约35公里,牢牢的站稳脚跟,为下一步解放法国打下基础。 相比西线,东线的胜利更大。 为了配合盟军的登陆行动,苏军发起巴格拉季昂战役,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。苏军总共投入140多万兵力,50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,5000多架作战飞机。 到六月底,苏军在维捷布斯克合围了德军五个师,随后右翼部队又在博布鲁伊斯克合围德军六个师,七月初,苏军全歼被围德军,一举收复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,德国最强大的兵力集群——中央集团军被彻底击溃,士兵们一股股分散向后撤退,在苏军坦克的冲击下,消失在白俄罗斯广饶的原野上。 现在没有人再怀疑轴心国的失败,从大洋彼岸的白色宫殿到不列颠那充满中世纪风格的街道,再到巍峨高大的克林姆林宫,没有人怀疑战争的结局。 红场上人迹稀少,一部黑色伏尔加轿车穿过红场驶进克林姆林宫大门,身材高大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从车上下来,随后被早已等候在那的军官领进大殿内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