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、汾阴薛和襄陵贾 (第2/3页)
。裴桐有些担心,就问裴硕:“宏德,卿方才说胡运未必不久,我等暂不可逆,要屈与委蛇。韦忠终究是刘粲所遣,汉国重将,倘若拒其入庄,他上奏刘粲,率兵来攻,又当如何处呢?”裴硕摇头笑道:“无虑也。韦忠有何能?之所以为胡寇所征,是靠着他‘义士’的伪名;则他与我族有仇,我家不纳,同样基于圣人之教,即便刘粲也无可如何。刘粲或会为文约来伐我等,又岂能为一韦忠而遽兴大军呢?”完了还补充上一句:“若彼为石勒所遣,则我只能扫榻相迎了。”终究刘曜这一族还是读圣人书,明白道理的,不是纯然的粗胡,只要咱们占住了理,他们就没名义来讨伐我等。这跟派人去跟裴该联络不同,那样就是叛国——胡汉国——之举,发兵征剿,名正言顺,所以我才不敢冒险。裴苫道:“宏德所言虽然有理,然亦不得不防也。”裴硕说好吧,那我就再派人去跟薛家联络,看看对于此次韦忠前来征粮之举,他们是什么反应。倘若薛家老实从命,咱们就在事后按照同等数量,主动把粮谷送到县里去,表示只是讨厌韦忠一人而已,对于胡汉政权,我闻喜裴氏还是恭顺的。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汾阴薛氏,主要聚居在县东的董亭一带,无论田土、族人,数量都要稍逊于闻喜裴氏,但是以武传家,武装力量很强。据说光本族的胜兵就有千余,若连族人、依附、佃户扫数征集,旬日间便可得兵五六千——即便整个胡汉国内,如今都很难找出第二支如此规模的私家武装来了。薛氏的大家长名叫薛涛,后世记载他官至梁州刺史,爵为安邑公,谥号忠惠,完全是子孙发迹之后的涂脂抹粉——以薛氏蜀汉降民的身份,怎么可能做晋的公爵,并且还封在同郡的安邑?事实上,薛涛就一直未曾出仕过,其祖薛齐曾任蜀汉巴郡太守,勉强算是守牧过半个梁州。魏灭蜀时,薛齐率一族五千户归降,被迁至汾阴,本人则受封为无职无权的光禄大夫。入晋后,薛齐子薛兴蒙荫为尚书郎——史书则记载为尚书右仆射——死于“永嘉之乱”,根本没有什么官爵可以传给儿子薛涛。因而薛涛才会上赶着巴结同郡的裴氏,正好裴硕管家,定下了“联薛制胡”的方针,特意将宗族近支女子下嫁薛涛为继室。对于薛涛来说,这是在太平时节想都不敢想的良缘哪——闻喜裴啥时候把咱汾阴薛放在眼中了?再有闺女嫁不出去也不会考虑这种三流家族啊。就此甘心受裴硕之驱策。这回裴硕遣人来到薛家打探消息,薛涛盛情款待,并且直言相告道:“韦忠与裴氏有仇,我又岂能不知?本不欲开门纳入,考虑到……”嘴角略略上扬——“荆妻已有身孕,实不愿于此时妄动刀兵。故而略略敷衍之,许了他五千斛粮而已。”来人说既然如此,那说不得,我裴氏也只好输粮五千啦。薛涛摇摇头:“不可,裴大薛小,若止输五千,恐怕刘粲恚怒——怎么的也得六千、六千五才成吧?”来人就问:“倘若刘粲发兵来攻,薛氏可能与我等共御否?”薛涛说那是当然的,随即却又补充道:“我已在县内设坚壁三处,互为犄角之势。去岁平阳大荒,胡寇粮秣不足,料其最多不过发万众来,不必裴氏出兵,我薛氏自可当之。但若刘粲亲率大军到来,恐难守御……”来人慌了,忙问:“若真如此,当如何处?”薛涛道:“那便只有俯首而降,质子入朝了。”随即笑笑:“好在裴氏之甥尚未降生,遣前妻之子去往平阳,我也不心痛。”然后笑容又再度收敛,道:“倘若刘粲不肯应允所请,定要灭亡裴、薛,无奈之下,只得举族西渡,迁往夏阳……但不知裴公见在长安,可肯接纳否?”来人嗫嚅道:“我亦不知……我家并未遣人与文约公联络。”薛涛闻言吃了一惊,忙问:“裴公既执晋政,复逐刘曜,步武关西,料其不过三五载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