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59节 (第6/6页)
南明的那个福王朱由菘来,威力要大的多,所以这四个人不找到的话,对于他来说,这一统天下的路便要艰难许多,不知道还要有多少人,死于战乱之中。 想到这里,肖天健的心情大怀,连继续欣赏眼前的紫禁城的心情也顿时消失无踪,忽然间对跟着他的铁头道:“走!咱们去煤山转转去!” 铁头和羽林卫们都不由得一愣,现在他们好不容易拿下了紫禁城,这俩眼珠子几乎都忙不过来了,可是肖天健却似乎对占领这座皇城,却没有一点高兴的意思,突然间提出要去煤山,可是既然肖天健提出要去煤山,那么他们也只有跟着去了,反正今后这紫禁城是肖天健的,他们羽林卫少不了要跟着入住进来,迟些再看也没什么,于是铁头带着的羽林卫立即接令,立即牵来了战马,肖天健也不管这里是紫禁城,翻身上马,带着一帮羽林卫便立即穿过紫禁城,朝着北面的玄武门驰去,沿途警戒的那些兵将们无不立即挺胸敬礼,一些人甚至恶趣味的在琢磨,他们皇上这么急吼吼的朝着后宫跑,是想干嘛的呢? 煤山就在紫禁城的玄武门外面,也称作是万岁山,本来元代的时候这里便有小山,被称作青山,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城,建紫禁城的时候,开挖护城河挖出的河泥和黄土都堆在了这里,形成了现在的煤山,又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,便成了皇家紫禁城的后花园,皇帝和妃嫔们时常在这里游玩,本来这里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来的地方,此时京城之中,虽然还很混乱,但是老百姓们却大多数很识趣的纷纷跑回自己的家中,关上了院门战战兢兢的趴在门缝上朝外观望着。 虽说民间早已流传,大中军十分仁义,从不滥杀无辜,但是这毕竟是道听途说,现如今京城里面兵荒马乱的,谁也不敢保证,在街上溜达有什么好果子吃,于是都纷纷躲入家中观望形势,所以虽然京师尚未完全被大中军控制住,但是街道上的人却也并不多。 所以这会儿就更是没人会跑到煤山去溜达,所以当肖天健带着羽林卫来到煤山脚下的时候,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人,只有刚刚被刘耀本派来的一批兵马,正在举着火把登上了煤山,正在全面搜山。 肖天健之所以这个时候放着紫禁城不舒舒服服的呆着,其实还是因为他知道,历史上李自成入京之后,崇祯走投无路之下不愿投降李自成,最终选择奔上了煤山自缢而死,现在历史被他提前重演了一番,天知道崇祯会不会还走这条路,所以肖天健变立即带人赶到了煤山,想要验证一下,崇祯会不会还按照历史的轨迹,将他的生命结束在这里。 一众羽林卫护着肖天健大踏步的走上了煤山,周边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火把,随着刘耀本的调派,越来越多的兵将开始集中到了煤山一带,展开了大搜捕,不时会有一些从公众逃出来的宫女太监被他们抓住,然后从山上押送下来。 肖天健沿途见到了不少被押解下来的太监宫女,令人立即询问他们,可否见到了崇祯皇帝。 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的这些太监宫女们纷纷摇头,于是肖天健便一路继续朝山上走去。 众人都不太理解肖天健为何这么重视煤山这个地方,在他们看来,京师这么大,崇祯即便是逃离紫禁城,这京师里面还有众多大臣的家院,他大可找个信得过的大臣家先躲起来,也不至于跑到这小小的煤山上躲藏吧! 可是肖天健执意要连夜搜索煤山,并且亲自来到煤山上,让他们也无法反对,毕竟煤山就在紫禁城后门,肖天健怀疑崇祯逃到这里,也不是没有道理的。 于是在肖天健的旨意之下,连羽林卫也马上加入到了搜山之中…… 就在肖天健来到了一个小亭子之中刚刚坐下休息的时候,便有人朝着他所在的位置跑了过来,当被羽林卫挡在亭子外面之后,有人大声叫道:“禀皇上!狗皇帝找到了!……” 肖天健刚刚坐下,屁股还没有暖热,听到了这一嗓子便霍然站了起来,一个健步窜出了亭子,拉住那个前来报信的队将问道:“真的?他在哪儿?……” 当肖天健在这个队将的带领下,快步疾走到煤山北麓的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的时候,忽然间看到前面聚集了众多的大中军的兵将,并且打着不少的灯球火把,将这里照的通亮。 远远的肖天健便看到了一个身穿黄袍的人,垂挂在一棵松树上,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上,还同样挂着一个人,随着微风缓缓的在那里晃荡着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