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77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风雨大宋 第277节 (第3/4页)

水喝,崔度田问道:“铺好的铁路已经到哪里了?能不能坐火车到河州?”

    那小军官摇了摇头:“回将军,修好的路已经到狼山道的山中了。那里倒是有火车,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回,只怕将军等不起。”

    崔度田听了,摇了摇头,有些失望。跟在施工队伍后面的火车,主要任务是运送物资,兼方便施工人员,没个时间,一般乘客哪里等得起。

    陈希亮随在崔度田身边,一边骑马向前,一边不时回头。实在忍不住,问道:“将军,我看那里筑路的,不过是起路基,没什么特别。而且这路甚是窄小,只怕行不了车。”

    听说还是要走到河州,才能坐上火车,崔度田意兴阑珊,道:“这是最前面,自然如此。一路走下去,你就会看到铁路是怎么铺起来的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一路前行,不时见到施工的队伍。过了一夜,第二日进入狼山,后边就是铺好的道路了。

    崔度田一直没有停下队伍,陈希亮骑在马上不住地观看旁边修好的铁路。走了半日,实在忍不住问崔度田:“将军,你们都说这是铁路。难道这路,真是铁铺成的?”

    崔度田看了看天上的太阳,口中道:“当然是用铁铺的。不是如此,有什么稀奇!天近正午,我们下马歇一歇,喝了两口水。出了狼山,再有两日就到河州了。回来一次路上十天,回去再十天,实在太过不方便。自从我到黑水城戍守,这才第二次回河州。”

    陈希亮道:“将军,西域不比中原,地方广大,人烟稀少。出行走上十天半个月,不算路远。”

    崔度田摇了摇头:“那是你们,我们是坐惯了火车的人。再是路远,车上不过数日,哪里受得了这样长时间赶路?修路的最好快一些,等上几个月,火车到黑水城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陈希亮根本就不知道铁路修到黑水城意味着什么,只是随声附和崔度田。

    伊州东接河西瓜州,是河西走廊进入西域的门户之地,也是黑水城进挨着进入西域的地方。黑水城一旦通了铁路,首当其冲的就是伊州。不管到时双方的关系如何,注定伊州再不能保持从前的面目了。

    现在的伊州,就是后世的哈密一带,是汉时开拓西域最先建立的地方,称伊吾县。汉唐大量在这里移民屯田,很多时间是以汉人为主。晚唐五代,吐蕃陷伊州,吐蕃人走了回鹘西迁,汉人少了许多。张承奉建金山国时,曾派一千兵马收复伊州,最终失败。

    张承奉虽然失败,但一千兵马就敢去进攻伊州,可想而知那里多大规模。

    第101章 各怀心事

    随着崔度田一起上了火车,陈希亮不住四处观看。直到坐下,还看个不休。

    坐到位子上,崔度田伸了个懒腰,道:“路上奔波十日,可算到河州,坐上火车了。一会我让人端个铜锅来,烧得热了,我们涮肉吃。美美喝几口酒,再看车上有没有唱曲的,叫过来唱几支小曲。我们这一路上,就吃着涮肉,听着小曲,坐火车到胜州。”

    陈希亮看看窗外,对崔度田道:“原来火车是这个样子!许多车厢,连在一起,还真就是在铁路上跑的。只是,这车不用牛马,又怎么前行?”

    “烧煤!这一带这么多煤,不烧了跑火车岂不可惜!”

    崔度田一边说,一边招亲兵过来,让他们准备个铜锅,再弄些好羊肉,自己与陈希亮饮酒。

    不大一会,亲兵端了一个铜制的涮锅过来,放在桌子上,点着了炭火。又在桌上摆了油碟及数样小菜,回去拿了酒来。咐吩倒上,崔度田对陈希亮道:“一路上辛苦,且饮一杯酒。”

    两人饮了酒,崔度田道:“后面一节车厢,坐着的是北庭汗王使臣,你的对头。这一路上,我没有问你怎么回事,现在无事,使臣说说如何?怎么一个高昌国,就来了两拨使节?还是对头。”

    正在这时,秦先朋从后面车厢走过来,看见桌子上肉菜,喜道:“我就知道,你这里必然有好酒好肉!长路漫漫,无事可作,我们兄弟饮杯酒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崔度田请秦先朋坐下,对他道:“你来的倒是时候。我正问这位使臣,跟后面的什么北廷汗王使节是怎么回事?几个月不见使臣来,一来就来两拨,还互相不对付。”

    秦先朋笑道:“我听那边使臣说了,本朝大胜契丹,北庭汗王就要派使向节帅庆贺。奈何路上要过伊州,伊州兵将拦着不让过,才一直拖到这个时候。”

    陈希亮听了,不由涨红了脸:“这厮如何胡说!分明是他们奉契丹为正朔,一直不肯派使节向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