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45节 (第3/3页)
把这桩大事交给了陆云蓁。 陆夫人对如英向来不错,交给她许娘子放心。 这个时代女子向来是十三四岁议亲,毕竟有句话叫好事多磨,别看议亲早,可大有两三年才能定下来的。 崔如英今年也才十三岁,她是没想过许娘子和陆云蓁这会儿就已经开始操心她的亲事了,更没想过早在她八岁的时候,陆云蓁就想过她的亲事得好好说说。 崔如英压根没想过这些,她如今的日子自在,每日抽两个时辰读书练字,她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了,前年冬天还买了红字,写春联让四郎去街上卖,赚了五两银子呢。 而读书已然成了习惯,如果上午有事就下午看,白天有事晚上肯定看会儿,总而言之得看几页,不然心里不舒服。 其余的功夫就去铺子转转,不上学之后时间多,走走看看,琢磨琢磨生意上的事儿,偶尔和楚玉珠言月莹约着出游,日子一日一日地过去,转眼间已经过了五年了。 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,当真不为过。 过得是真快,崔如英还记得这些姑娘家常在一块儿玩,这几年也认识了许多人,不过最后还是她们几个常在一处。 她记得当初言月莹还有个妹妹来着,不过这几年是没见过,听楚玉珠说是出了远门,其他的崔如英就没打听过了。 这也是别人家的私事,胡乱打听这做什么,大宅院的事儿多,没准儿就问到不该问的了。 她觉得自家的日子就挺好,这几年来家里也是日新月异。 前几年她大哥成了亲,还考了秀才功名,如今想再试试,若是考不上那就一边干活一边读书,以后还能再考。 崔大郎今年十九岁,明年还能再试一次。 她嫂子是熟悉的人,就是刘婶儿家的芸芸姐,两人刚成亲的时候,崔如英总是嘴瓢,好多时候都喊姐。 芸芸就笑笑,说喊什么都没事儿,依着崔如英来。 她是不知二人何时结缘的,反正后来崔如英发觉不对的时候,二人已经很亲近了。 崔大郎回来芸芸姐都会眼中含羞面红耳赤,还会给送杯水什么的。至于崔大郎,因为读书还没钱,每回回来都会替芸芸干活。 崔如英又不傻,她去铺子想来是替二丫,毕竟芸芸给工钱,崔大郎这个当哥哥的,替芸芸当然不对了。 她还好奇为啥二丫不觉得奇怪,大概是早就发现了。 这门亲事她没什么意见,刘婶儿好性子,芸芸姐的性子更是温柔干活还麻溜。 这亲事许娘子也乐意,议亲成亲,快极了。 之后住在崔家也生过嫌隙,芸芸性子和二丫差不多,许娘子也是明事理的人,自然就能住在一块儿。 崔如英本来还以为崔大郎读书,得晚些成亲呢,谁知这么快,她侄子今年都两岁了。 哎,兄长姐姐一个个都成亲了。 她二姐也成亲了,不过是招赘,姐夫比嫂子还熟悉,就是在铺子做活儿的李丰收。 李丰收早在四年前就还清了债,之后依旧在铺子干活,一个月一两多银子,一年到头也能攒不少。 那会儿许娘子也常去老铺子,什么都不如亲眼所见,用她的话来说那就是没见过这么干活这么麻利、性子又好、能吃苦耐劳的人了。 那时许娘子还没瞧出苗头,也是出于李丰收能扛事儿,才让他留在老铺子的。 就这样安安稳稳又在铺子干一年活儿后,等二丫十三岁的时候,他跟许娘子提亲求娶二丫,表明了自己的心意。 在这之前许娘子只是觉得李丰收人不错,干活利索人品贵重,万万没想到李丰收存了这样的心思。 只不过再后悔让李丰收留在老铺子也晚了,许娘子问二丫,二丫是愿意的。 干活总有人搭把手,李丰收赚的银子总给她买首饰,日久生情,二丫自然愿意。 亏崔如英以前还怕二丫被人骗走,那会儿也算未雨绸缪,不过没什么用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