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井生活日常_第120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20节 (第3/3页)

,还不是得另说。侯府家大业大,又有权有势,三娘子能带着咱女儿做生意,都已是莫大的恩情了。”

    很多点心许娘子也没见过,就算不带崔如英,那也没办法,市井小民,难不成告官去,谁信这是崔家想出来的方子呢。

    崔大山虽然没说话,可许娘子已经把他想知道的都说了。

    许娘子很是了解崔大山,知道他想什么,无外乎这么好的方子,咋还先想着外人不想着自己家呢。

    这么想倒是没毛病,可是也不想想,崔家有没有烤点心的东西,再退一步,家里从前都不吃点心,要不是去侯府,崔如英吃过几块三娘子给的点心,能想出这个主意吗。

    要是不去,根本就没点心铺子什么事儿。

    许娘子看着崔大山叹了口气,屋里六丫在睡着,四郎五郎被她赶出去玩儿了,孩子多是多,可也不能可着一个薅,“你说咱们帮不上忙就算了,如英都往家里带了多少回点心,还有你做匣子赚的五两银子,也多亏了她。”

    “说到底那也是闺女自己凭本事赚的,咱们没给她帮上忙就算了,万不能惦记着。不管以后有几百两几千两,都不行。”

    第一百零三章 赌约作罢

    许娘子说了这么多,其实就是为了说这句话。

    凡事还是提前说清楚得好,也省得日后再因为这事儿闹得不高兴了。

    别说几千几百两,就算今儿一两银子,明儿二两银子,后天拿五两,也不多,崔如英也会给,但这样也不行。

    崔大山闷声点了点头,“嗯,我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对崔大山来说,闺女出息他自然高兴,只不过又没那么高兴。

    一来有种,闺女这么有本事,就显得当爹的没本事的羞耻感。二来他还觉得,许娘子想得有点多。

    他也不至于惦记女儿的钱吧,照说家里现在也不缺钱,他又不玩不赌的,咋话里话外害怕他贪女儿钱的样子。

    咋能这么想他。

    不过这话也没毛病,偏不偏心的且另说,这先说好了还省得以后因为钱的事儿闹得谁都不高兴。

    人都贪心,少了不知足,口越开越大。

    如今家里是有钱,要是许娘子不说,日后哪个孩子成亲,缺钱到了用钱的时候,保不准问崔如英要钱。

    还是不要的好,他三十多岁,还能干,跟七岁的闺女要钱,也张不开这嘴,更别说替崔如英存着了。

    今儿是八月二十七,二十四二十五那两日闺女回来,还给他买了二斤酒。跟那种打的散酒不一样,是用酒坛子装着,口还用红布和泥块封了,一看就不便宜。

    尽管那日有好饭好菜,崔大山也没把酒打开,让赵掌柜眼馋得很。

    估计是因为赚了钱才买了酒,闺女知道孝顺,这就够了。

    要是许娘子不说,知道女儿有钱了,崔大山以后肯定不会给钱,那买东西买吃的才花多少钱呢,可如今的意思,该给还是给。

    还是孩子呢,没必要管着家里的花销。

    许娘子看崔大山兴致不高,又说道:“唉,咱们当爹娘的,孩子有本事就行了。而且如英也不是那样的孩子,她还说了,年底去看房子,遇到合适的,差些钱她就给补上,如英还给我买了金钗,往家里也买东西了吧,这都是她的心意。

    那些日子她也忙,又要回家,又要忙包子铺子的事,还要抽空去点心铺子,都累瘦了。”

    反正许娘子的意思是,女儿给他们那就收着,但是别开口跟女儿要什么,不仅是崔如英,崔大郎他们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能念着家里就很好了,当爹娘的,养孩子也不是求回报。自己没本事,还要扒着孩子,那成什么了。

    崔大山又点点头,“嗯,我知道。就先别跟大郎他们说了,四郎五郎年纪也小,我怕往外说漏嘴了。”

    邻里邻居听了,没准跟崔家借钱,还容易招贼。

    崔家的包子开这么久也不是什么事都没有,刚开业也有人舔着脸过来,吃完问能不能赊账,崔大山那会儿脸皮薄,因为这话弄得脸涨红,还是崔大郎说不成,这小本生意开了这个头那就没完了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