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14节 (第2/2页)
干……梨花漫天,如隆冬飞雪……” 李洵说得极其艰难,每句都要缓上半天,才似攒足了力气道出下一句话。 “奈何,花枝辞树,终不抵流水,亦不复年少……朕回想一生,或许那才是最畅意的年岁……” “秋去春来,周而复始。”宁晏礼平声道:“待陛下龙体康健,昭阳殿的海棠便又开了。” 李洵默默看了他一眼,艰难扯了扯唇角:“如今连你,也不同朕讲真话了……” 他灰暗的眸子浮上一丝苦涩:“想来是朕这皇位,来得不正,所以人心叛离,子嗣凋零……” “当年,若不是朕藏了私心……刻意替母亲和舅舅隐瞒,阿衍和宸妃就不会被……” 李洵的话音缓慢,却将宁晏礼瞬间坠入那些鲜血淋漓的过往。 染血的长戟,混乱的哭喊,为保护自己而被魏兵拖走的母亲…… 宁晏礼目光愈渐冰冷。 “是朕……”李洵攥紧锦被,眼底泛起殷红:“是朕害了阿衍……” 宁晏礼眼底聚起戾色,居高临下地看着他,不觉于袖下收紧五指。 这时,殿外突然传来钱福的声音:“霍大人到了。” 一句话将宁晏礼骤然拉回眼前。 他刚要抬起的手顿了顿,少顷,平声道:“御医来了,臣先告退。” 说着,便向殿外走去。 “阿衍……”李洵望着他的背影,忽而唤道。 宁晏礼侧了侧脸,没有回头,径直走到门前。 李洵的呼吸越来越轻,攥紧锦被,勉强撑起模糊的视线:“……阿衍,如今只有你我,为兄唤你,你为何,为何不应?” 宁晏礼抬手搭上门扇,低声道:“陛下认错了。” “太,太极殿,匾额后,有一道遗诏……” 宁晏礼微微顿住。 “朕若将这皇位还你……你可愿原谅朕?”李洵气若游丝道。 宁晏礼陡然望向龙榻。 “为兄最后,只求你一事,”李洵艰难地侧过头,回望向他,眼里倏然流下一道泪水:“阿昭……别杀……” 宁晏礼漆黑的瞳孔轻颤了颤,半晌,终于闭上眼,低应了一声:“好。” 李洵放下心似的轻出了口气,视线缓缓移向殿里的雕花窗。 风将窗纸吹鼓,廊檐下的宫灯映出大片雪花的影。 李洵微微勾起唇,用最后的气力抬手伸去,似是想要抓住那再也回不去的少年时光。 “真想……” 再看一次棠梨宫的雪啊…… ……。 殿门倏然打开。 “大人——”钱福看见宁晏礼的神情,蓦地将话音咽了回去。 霍长玉也是一怔,旋即明白过来,错身疾步迈入殿内,在确认龙榻上的皇帝已然停止了呼吸后,脸色白了白,匆匆退出殿外。 他关好殿门,回身对宁晏礼道:“眼下你打算怎么做?” “派人到太极殿,把匾额后的诏书取来。”宁晏礼道。 霍长玉愣了愣,没明白是什么诏书,但还是应道:“好,我这就带人过去。” “大人!”司白带着两名黑甲军扭送着一个小内侍上前:“这厮方才要去长寿宫传信,被属下拦住,当如何处置?” 那小内侍被堵着嘴,不停挣扎发出“呜呜”的闷叫。 几乎是瞬间,剑光陡闪,一道血注飞溅,哗地洒在朱红的檐柱上。 那小内侍瞪大了眼睛,呜咽一声,应声倒地。 宁晏礼手腕一抖,将天子剑收回剑鞘,扔给司白:“传信给京郊大营随时待命。另传陛下口谕,立即召五品以上官员至太极殿觐见,违者立斩。” 司白抱剑伏手:“诺。” 院中已被雪铺成素白一片。 宁晏礼穿过风雪,点了几个黑甲军跟着。 钱福捧着墨色大氅追了出来,为他披上:“大人眼下这时节要去何处?” 寒风吹动氅领,宁晏礼眸光森寒如雪,冷道:“长寿宫。”。 长寿殿内,烛火幽暗。窗柩嵌的琉璃将雪光折映在地上,泛出粼粼波光。 陈太后看着更漏,掐着佛珠道:“算着时辰,淮南王府的兵马应该到了,为何还没人传信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