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93章  (第2/2页)
到艾草的第一反应其实是馋青团了。    可是眼下山里没有红豆或者蛋黄,做不了青团。    想想还是做艾饺更方便现实一点。    山里的艾草有两种,吴氏割的是大叶的艾草,不光叶子大,长得也高,适合用来做药用。    吃的话也行,但是味道会比较苦。    还有一种是矮些的小叶艾蒿,这种更鲜嫩,味道也没有那么苦,用来做艾饺最合适。    鲜嫩的艾草割回来之后直接洗干净焯水,切碎后挤出青色的汁水来磨好的米粉一起揉成团。    里面的馅料江清月用的是竹笋和咸菜,再配上猪肉沫一起搅拌均匀。    剩下的法子和寻常的饺子如出一辙。    只是艾饺一般在尺寸上要比寻常饺子大上一圈。    艾饺又叫清明粿    等艾饺蒸出来,不光吴氏没见过,家里其余几人也都没有吃过。    不仅如此,艾草一直给大家的印象都是味道刺鼻,很难想象用这草包出来的饺子会是何等的味道。    但这一次宋冬梅没再质疑,而是选择第一个尝试。    一大口咬下去,表皮清香软糯,里面满满的馅料也让人直呼过瘾。    宋冬梅一口接着一口,两三口便吃完了一只。    不等她开口,吴氏已经笑道:“看来明天还要再去一趟,多采点艾草回来了。”    一语毕,其余几人都忍俊不禁。    这段时间,三人几乎天天上山采集野菜。    除了张素娘留在家里收拾做家务,其余几个男人也都没闲着。    第一轮春播结束后,三人便商量着开始给家里置办起家具。    木头和竹子是三个人一块上山弄下来的,好在这些东西山上都不缺,只要肯花力气就成。    弄下来之后还要锯成木板后晾干才能用。    眼下最着急的是七口人吃饭的饭桌和板凳。    还有厨房也缺桌子和面案,不然平时擀面条都不方便。    还有厨房里收纳碗筷和调料的橱柜也要有。    做完这些,四个屋子里的桌椅,还有几人装衣服要用的木箱也要安排起来。    这些都是大件,需要三个人合力才能做。    剩下的还有一些简单的,比如浴桶和竹席,这些也都要用的。    等到了夏天,山里怕是多雨,到时候要用的草鞋和蓑衣也要准备起来。    除了大件要一块做的,剩下的小东西都是宋春山一个人全包了。    腾出来的时间,宋砚和宋夏江还要带着众人上山打猎。    之前考虑到刚开春,动物们都才刚出来活动,有些还要开始新一轮的繁殖。    所以大家只要不缺肉吃,就很少会去打猎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