乞丐逃荒,不死就行_第379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79章 (第1/2页)

    在叶家的村口互相道别,路远的结伴而行,村子周围再次安静下来,不多久又响起几声山鸟啼叫。

    菱角和堂远到家衣裳都没脱,踢了鞋子躺下就着。

    叶青竹在黑暗中轻声道:

    “承子,看来锦峦县的消息,你等不到了。”

    柳承回道:

    “没事儿的,也没那么重要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万事小心。”

    鼾声渐浓,一夜仿佛转瞬而逝。

    十六清早,一家人送走柳承和福禄。

    堂远前一刻还在深情挥手,殷殷叮嘱。等柳承兄弟俩走出去二十来步,这小子拉上盼儿转身就走。

    “盼儿,快,三哥给你找了个好活儿……”

    叶青竹和雅儿的目光只能看向菱角。

    二姑娘张嘴打了个哈欠,含糊道:

    “看我~啊哈~啥?”

    雅儿双目放光的看她问道:

    “三哥有目标了?”

    菱角点点头道:

    “那还用说~

    咱家老三什么眼光!

    什么脑子!”

    叶青竹带头往回走,问堂远究竟是看上什么生意了。

    菱角巴拉巴拉说一堆。

    让她怎么运作,她肯定比不过老三。

    但是转述一下堂远的大概思路还不是手到擒来。

    叶青竹怎么也没想到是酒。

    南地人好茶,北方人爱酒。

    果然人跟人是不一样的,换做他去锦峦县,或许就是感慨饮酒不分男女贫贱。

    盼儿做酒曲是习惯,第一年做了之后没用,今年就没再添新的。

    堂远突然提起,她把自家藏东西的大篮子小布袋翻了个底朝天。

    今年新收的大黄米,本来是留着做成干粮好过冬的。

    堂远兴冲冲想要做酒,盼儿也没舍得多舀米。

    两斤米,分成两份。

    其一就是按照老家糯米的做法,将黍米泡透上锅蒸。

    凉到能下手的温度,趁热放入提前碾碎的酒曲。

    翻拌均匀后,在小坛子里铺匀压实,用擀面杖在中间戳一个洞,加上一碗凉白开,避光盖好发酵就行。

    这种做法简单熟练,盼儿都可以一心二用,边干活儿边应付方大牛。

    另一种办法就是堂远在锦峦县打听到的,虽然也要把黍米提前一晚浸泡,但是得用锅熬煮。

    期间小火翻炒,既不能糊锅,又有些焦色。

    把这团颜色奇怪的黏米盛出来,按照感觉放入酒曲细粉,同样搅拌均匀。

    这种的放入小坛子,就得密封严实一点。

    方大牛来做什么呢?

    兔子交给方老太太,叶青竹去过两次,人活着,兔没死,然后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