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_第861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861章 (第1/2页)

    大臣得了宣和帝的准话,也算是知道章程了。反正每年都那么安排,也没出过什么岔子。

    而后,便又有几位大人在太和殿内提出各自的看法和建议,宣和帝就坐在上首听着。

    墨珣站在殿外,而宣和帝虽是看不到殿外的情况,但周围却不乏有宣和帝的耳目。

    殿外亦是安安静静,没有奏折奉上的官员就只候着散朝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因为积了小半个月的事务,今次早朝所用去的时间比起以往的要长了不少。

    等到了散朝的时候,好些个大臣一边走一边小声抱怨着小腿都站酸了。

    当然,抱怨也就是小声而已。若不是墨珣耳力好,单看同僚如沐春风的脸,还真是丝毫看不出他们有哪里不舒服。

    大理寺不在宫里,墨珣也没得在宫里多呆,这就跟着同僚们一同出宫了。

    饶是大理寺在过年的这段期间安排有人当值,可所需处理的案件并不可能因为过年就减少。

    待到戌时,墨珣离开大理寺,这才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倒不是说有多累,而是刚过完年,宫里一派的歌舞升平,但手里的卷宗却一点不少……就只这样的粉饰太平让墨珣无奈得很。

    墨珣还在徽泽大陆的时候,虽说有时常下山帮助凡人,但他的这个“时常”,在凡人的岁月里,恐怕穷其一生也都见不到一次修士。

    而墨珣对于王朝的兴衰更替其实并没有很大的触动,毕竟修士很怕沾染上凡间的因果,到凡间帮忙也不过是为了斩妖除魔,根本不会参与国家事务。

    一个国家,那可就是数百万数千万人的因果了。

    说到因果,墨珣就不免会想到林醉了。

    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想到自己与林醉之间的因果了。

    或许是因为相处时间长了,墨珣慢慢就不再去想因果的事了。

    反正理来理去,他也都想不出自己到底是何时何地欠了林醉何种因果,再每天纠结那些也没用。指不定哪天,突然灵光一闪,忽然开了窍也说不定呢。

    不单单是大理寺,就连越国公所在的御史台也是,事务繁多。

    恰逢过年,全国各地的官员们全都趁着这个时候献上贺表。

    就跟蓟州的总兵一样,先是将宣和帝夸赞了一番,将宣和帝问候了一遍之后才随手提上一句地动频发。

    许多官员也都是,在各种请安、问安的奏折里加上了公事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倒是不好直接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,只能一封封仔细看了。

    越国公其实已经到了可以回家享受荣养的年纪了,再加上他又是个御史副丞,像那些给奏折分类的事根本就轮不到他来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