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59章 (第2/2页)
枕给儿子取的名。 危机暂时解决,郑姨娘更不肯将可爱如粉团子一般的女儿给送出去了。郑家夫妇到底只是个小户人家,没什么学识没什么见识,压根就思虑不长远,女儿实在不肯,他们也就没坚持,只想着拖上一拖,再寻思个办法。就这样拖到了女儿三岁多时,突然有仆人来回话,说是俞老爷被调回京城任职,回程时会路过雁山县,要带郑姨娘母子回京。这下郑家人可慌神了。 生产时知道实情的不过只有稳婆、丫鬟和个嬷嬷,稳婆和丫鬟早给了银线被打发地远远的。只留下了个心腹的嬷嬷。这宅院里的其他人都以为郑姨娘生的是个小少爷。如今长到了三岁,样貌什么的,众人都看在眼里,再要偷梁换柱也不可能遮人耳目,除非将所有下人全都打发了。下人好打发,可还有邻里邻居呢,郑家夫妇为显摆自家的身份,在孙女过生辰时邀请过邻居们,更常带着孩子出门转悠过。他们曾经住的地方谁不认识这个“小少爷”。 还是那个心腹的嬷嬷给他们出了个主意。先将孩子藏起来,对外就说丢了,然后再寻了和俞翕差不多大的男孩偷养着,小孩子样貌变化大,等过几年对外就说孩子找到了,将偷养的男孩充作俞翕给领回来,这样就万事大吉了。 郑姨娘万分不愿意,可这事如果泄露,连累她自己也就算了,俞枕肯定会连她父母也不会放过的。再说她觉得养在外面,有父母时时去照看着,就算没有她这个娘在身边,也不会让孩子吃了苦的。 偏偏算盘打得如意,但还是出了差错。那天借口去庙里上香祈福,郑姨娘带着父母和嬷嬷,还有小厮丫鬟来到了小雁山的寺庙里,打发了下人后,嬷嬷便抱着孩子去约定的地点,那里会有说好的人家来抚养孩子。 偏这嬷嬷是头一次做这事,虽说主意是她出的,但真要她去做,难免心里不紧张,再加上她对山里压根就不熟悉,走着走着便走岔了。后来她实在太累了,只得先将孩子放下,叮嘱孩子在原地等她,她自己先去找路。 不过是三岁多的孩子,在寂静无人的山林里如何不害怕?站了一会儿不见嬷嬷来,便哭着去找了。等嬷嬷找到路回来后孩子不见了,焦急地四下寻找,怎么也找不到,她慌忙回去禀告后,郑家人急疯了。 铁桂花捡到孩子后去城镇寻访时,郑家人正发动小厮丫鬟在小雁山附近寻找,等他们实在找不到回了城,碍于孩子的身份,并没有敢报官,只是自家派人去寻,而这时铁桂花已经带着孩子回来了。到铁桂花存够钱再次下山去寻访时,郑姨娘已经跟俞枕回了京。郑家夫妇也灰心的很,没在继续找寻。这阴差阳错之下,郑姨娘和孩子分别了十三年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