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4节 (第4/4页)
一般的语气说:“大姑姐真是个好了不起的人……我是个没什么见识的,那会儿年岁又轻,真就是事事都仰仗大姑姐。我们逃灾时还遇到过……”这里头有许多事明明是万商自己牵头的,现在全部按到了詹水香头上,功劳都“送”给了她。 其实就万商本心来说,真把功劳留给自己,她反倒心虚。她那时能做那些事,主要是因为她有游戏面板,而不是她真的就那么坚强、那么算无遗策了。而且她现在是太夫人,被人小瞧一些反倒更好,给自己弄那么大的名声,不是图惹世家忌惮么? 这种带了点冒险元素的故事本就很吸引人,万商又在心里仔细斟酌过,讲的时候特别注意起承转合。她说这些,把大家说得都听入神了。就连知道真相的万苟和詹花花也不例外,表情跟着故事情节走,别提有多生动了。静华道人甚至还追问了一句然后呢?等话都问出口了,她才想起自己现在是出家人身份,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。 其实这会儿谁都没觉得她失礼,因为都想听然后呢。 更甚至,就连乌嬷嬷都听得很有滋味。 一切尽在万商的掌握中。 好容易说完了大姑姐的聪明机智,万商又开始说她对小辈的慈心。 说她把什么好的都留给詹木宝,就连上山采到两颗小野莓,都要找片干净叶子包了,带下山来给詹木宝吃。又说有一回詹木宝生病,非得大人抱着才能不呕吐,大姑姐说自己身子骨好,硬是抢了夜里的看护,连着几晚都没有睡好觉…… 詹水香病逝时,詹木宝已经记事了。此时听万商提起这些,他心里想起詹水香对自己种种的好,眼眶渐渐红了。配合着万商的讲述,他这模样叫大家十分唏嘘。 万商对静华道人和詹木舒说:“大姑姐没有自己的孩子,她对宝儿如此好,比我这个亲母更甚,我便叫宝儿像孝顺我一样去孝顺她。当时村里还有人说闲话……” 詹木舒跟着先生学的都是什么大义啊之类的,心里非常推崇义士仁人,听到此处,觉得那位不曾见过的姑母已经称得上是个大义之人了。他本来有些腼腆,在万商跟前不会主动抢话,但此时却说:“母亲,我虽没能见到这位姑母,但此番听来,我都心潮澎湃,恨不得能孝顺姑母跟前。哥哥长在姑母跟前,其中感触定比我更深。” 万商心里一动,说:“既如此……不若这样,舒儿你是正经念过书的,就费些功夫把姑母的这些经历都写下来吧,我亲自订成册子,日后就和牌位一起供在咱家的祠堂里,好叫我们后辈都知道祖上出了这样一位姑母,给祖先上香时也不能漏了她。” “是!母亲这想法好,我一定尽心尽力去写。”詹木舒说。 “姑母姑母,姑姑本就是半个母亲啊。”万商十分欣慰地看着詹木宝和詹木舒。 第8章 詹权下职归家时,照例先回了自己的院子。 尚剑一边服侍着詹权换衣服——说是服侍,其实也就是站在一旁帮着递下热毛巾之类的——一边说:“今个儿万家那边的大舅爷携了全家来做客,太夫人留饭了。” 换前几年,说到大舅爷都是专指云夫人的兄弟,但如今少不得就要改下口。 “侯爷与三爷都在荣喜堂陪客,静华道人也在。”尚剑道。 过了热孝后,太夫人与詹权开诚布公地谈过,叫他不用每天去荣喜堂请安。之所以要过了热孝再说,是因为双方已经通过三个月时间建立了认知,大家都决心要友好相处。太夫人不叫请安,真不是因为她看詹权不惯,想要在外头败坏詹权的名声。 如果太夫人一开始就提出不叫请安,或许詹权本人不会多想,但阖府的仆从都要多想。因为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,在一些高门大户里,一些没有资格给长辈请安的小辈,要么就是不得宠,要么干脆就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叫长辈看了心里生厌。 万商直接说,早起不用请安。因为她自己起不来。 她还说,下职归来也不用请安。作为曾经的社畜,她特别能共情上班人。你都在外头上一天班了,回到家里肯定更想自己静静待着,不愿意去进行无意义的社交。 最后万商拍板说,就休沐日的时候再请安吧! 詹权觉得太夫人是在体恤自己。太夫人说过,男孩即便过了十九,只要吃好睡好就还能蹿个子。太夫人不叫请安定是想让自己多睡一会儿,好把身子骨养得更壮。 不过今天是特殊情况,既然大舅爷来了,那詹权自然也要去问候一回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