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百九十六章:耀眼夺目 (第2/2页)
有异议,才延续了下来。说实话,朱重八估计也想不到他习以为常的宫殿瓦片颜色,是金人流传下来的…… 朱棣迁都北平之后,皇宫的样式也是由他手下的大臣决定的,他本人大概也偏爱黄色,才延续使用了金黄琉璃瓦,这才是紫禁城红墙黄瓦的由来。 暴发户就是暴发户,根本丢了中国人外表低调,内里奢华的特质。说白了,红墙黄瓦是从金国开始流行的宫殿配色,“金钉朱户”,“丹楹彤壁”,色调浓烈,符合北方渔猎民族审美——也就是暴发户的样子,永远被人诟病的。其实整个中国的审美也是被这些游牧民族带偏了,由盛唐到明清一个审美水平衰落的过程,比如陶瓷、绘画、书法、建筑等等…… 不管怎么说,眼前这个白得不像话的钢筋混凝土房子,实在是太耀眼了。可这种耀眼不是那种夺目的耀眼,而是出尘得不像宋朝建筑的夺目。 “哟,瓷片都贴好了啊?那看来很快就可以开张了……” 张正书大喜过望,率先挤开人群,往超市走去。 “咦,那人怎么能走进去?” “你眼瞎了啊,那是张家小官人啊!” “张家小官人又怎样,他就能进去不成?” “这房子是人家的产业,你说哩?” “原是如此!” “哪个张家小官人?” “你不知晓?‘大桶张家’的小官人啊!就是那个创办了报纸、香水的张小官人,还有此时汴京城卖的绿菜,都是他家的产业……” “哈,俺道是谁,原来是他!” “你们说,张家小官人是不是与和乐楼的李行首有什么瓜葛?” “哦?这位兄台知晓内情?” “我与你们说,你们千万别传出去啊。和乐楼李行首是谁?名震京师的行首,没个数十贯钱都别想见她一面。可张小官人只需露个面,就能见到李行首了。这里面若是没有内情,谁信啊!” “说得也是……” “那李行首岂不是很快就要赎身了?俺听闻这张家的钱,多得连钱窖都放不下去了,为个行首赎身,怕是轻而易举罢?” “嗐,你那是旧闻了。这张家小官人用钱太厉害了,听闻就这么几个月来,已经花去了数万贯了。张家再有钱,能经得起这么挥霍?听闻,气得张老官人都卧病在床了……” …… 喜欢聊八卦,不管是哪朝哪代都是一样的。张正书也没想到,他只是在人前这么露个面,关于他的八卦就传得整个开封府都是了。人人皆道,开封府出了个败家子,里面说不得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在推波助澜。不过,这些都是小事,翻不起什么大浪来的。 真正让宋人沸腾的,还是那瓷片屋——宋人就是这么叫的。没办法,这太符合宋人的审美了,像冰裂开来的外墙,迥异于寻常房屋。就像宋朝名窑——哥窑的瓷器一样,什么细碎纹、冰裂纹……反正宋人就觉得别有情趣,特别养眼!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