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25页 (第1/2页)
让他们也好到时候去车站接我们。rdquo; 原本欢快的气氛,在杨父的话一出,瞬间低沉了几分,特别是杨凤兰,眼泪哗的一下流了出来。从出生到现在,她还没有和爹娘分开过。 沈清和也不想岳父岳母他们回去,至少过完年再回去,以后想他们来帝都过年,基本不可能。他希望回城的第一年,有他们的陪伴,因为他知道妻子只是稍稍适应了一些,并不是全然适应了城市的生活。 帝都是一国之都,不是一个小城市,想适应下来也是需要不短的时间。 想了一会儿,给妻子递了块手帕 ,然后说道,爹,娘,我想请求二老今年就在帝都过年,您二老看看凤兰,她从小就没有离开您二老,也没有离开过红旗公社与青山屯,这次来到帝都,我想请你们多留一段时间,年后出了十五再回去好不好?也让凤兰再适应适应。rdquo; 老夫妻俩对视一眼,又低头在一起说了会儿话,最后还是杨母想的多,说服了归心似箭的杨父。 杨母也知道老闺女还没有适应好,现在她回去后也会很担心,又不是住在公社,联系也不方便。只能狠狠心,顾不上思家,多留一段时间。 行,我们就留在帝都过年,等十五以后再回去。rdquo;杨母一般这种事都不说话,都是让丈夫说,今天难得是她做主。 作者有话要说: 查过资料 北京第一批个体户中,有人就是1980年10月开的饭馆,投资1100元,借了100元,贷款500元。 第93章 知青返城生活(03) 边上的杨凤兰身子倒在亲娘的怀里, 又开始撒娇, 娘, 谢谢您,愿意陪我。您和我爹最好了。rdquo; 还在亲娘的怀里蹭蹭,全家最会撒娇的就是杨凤兰, 杨家最受宠的也是她。 岳母答应了下来, 沈清和吊着的心放了下来。 爹,娘 , 我明天就给大哥他们发封电报回去,告诉他们你们留在帝都过年的事情。rdquo; 好,也不用急在明天,最近发电报就行。rdquo; 回来已经差不多二十天, 沈清和也开始到处找工作,拿着居委会街道办开的证明,到处看看有哪儿在招工。 他想着先上一年班, 看看情况再说, 考大学已经没啥戏了,他也不想再读书。原主本来也是高中毕业,成绩也不差。 只是工作似乎不咋好找,年底就没有招工的工厂单位。 他也没有闲着,找居委会接来糊纸盒的事情, 用他的名义领来一些给媳妇儿和岳母打发时间。杨凤兰的户口还有孩子们的户口都在青山屯,孩子们的户口随妈,不过他们能常住帝都, 也能解决孩子们读书的问题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