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七十二章 琴艺、授衔 (第5/6页)
,而且极度不发达,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,都不适合作为一国首都。当然,也不是说内比都就没有一点优势了,至少在军事上,这还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地,不过,现在又不是以前,已经没什么仗好打了,至少,在他唐宋还活着的时候,都不用担心内战的事情。何况,就算打仗又怎样?要是因为害怕打仗而将首都定在这种鸟都不拉屎的地方,至少说明了政府的不自信,或者说怯懦……嘿,这样的政府掌权,又如何能获得民众信任信服呢? 如果迁都回仰光,那好处自然轻易可见,首先,仰光,不但是人们心目中早就定势下来的缅甸首都,这不是短短几年迁都就能改变人们看法的,事实上,绝大多数人都不承认内比都是缅甸首都;而且,这个定势非但是缅甸人民的,在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心中也都是这么想的,毕竟,上百年的都城了。如此,光迁回首都这一举动,便足以获取不知多少民众的心,这种民心上的胜利,可不是随便做一两样好事便能得到的。 其次嘛,仰光有作为首都的一起条件,无论地域面积、人口密度、经济发展、影响、国际地位,都是缅甸独一无二的…… 其实,都不用唐宋说,林栋比谁都了解内比都仰光两个地方的优劣势,内心中,他也希望回到仰光做总统的——嘿,不光是那些民众,便是林栋自己心里也认为,一个龟缩在内比都这种地方的总统,太小家子气了,太不正统了,连说话都没有底气,那又如何能获取民心,如何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? 只不过,迁都这种大事,可不是头脑一发热,嘴上动一动就行的,这牵涉到不知多少的人和事……所以,这事还要再看看,还要跟更多的人商量商量,认真商讨一下其中的利弊,就算真的要迁回去,那也要商议一个简单高效的可行方案。 能得到林栋这样回答,唐宋已经算满意了。毕竟,这也只是他头脑一热泛起的念头,其中的利弊问题也不是嘴上说说就能肯定的。其实,无论迁都不迁都,对唐宋本身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,这个,他也只是一点不成熟的建议罢了。 回到红楼,唐宋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。主要参会人员却不是林雨霏詹妮弗又或是碧雅——呃,碧雅不算,她只是唐宋的弟子兼客人。主要人员却是女子卫队成员。 原因无他,唐宋准备扩充卫队了。偌大的红楼地盘,才二十来个人,什么事情都要操持,那未免也太辛苦了点,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。而且,不光是卫队数量的问题,或许,质量也有待提高……嗯,这事先将意思传下去就行了,至于最后到底会不会淘汰老队员当中的谁,那还是要靠事实靠水平说话的。 当然,就算淘汰了,唐宋也不可能就让她们这样回老家的。带都带出来了,让她们这样回去,丢的不光是她们的面子,也是唐宋的面子。唐宋会为她们妥善安排一个新工作。呵,百废待举的缅甸,各种人才的需求数量简直是个天文数字,她们这些跟在他后面一段时日而且有点小能力的美女,哪里安排不下?说不定比在他这儿伺候人还有发展前途呢。 不过,这次新队员的补充,唐宋并不准备亲自主持海选。一来他没那个时间;二来嘛,这影响不好,再说了,他还担心家里那几只母老虎呢。所以,他打算把这事给卫队自己处理,到最后他再做拍板决定。其实,某种程度上,女子卫队本来就比他比较适合这个工作,首先她们也是这样走来的,现在再用这样的方式去选人,当然是驾轻就熟,而且深悉哪种人哪种性格是需要的,什么人什么品行是不能要的,哪怕其他素质再高也不行;其次,人多啊,群策群力,分工明确,总比唐宋一个人胡乱折腾好。 至于海选的方式,唐宋打算直接在电视台放广告进行全缅范围内招聘,然后再逐层选拔,等选拔到最后只有两百人时,唐宋再拍板决定要了其中的一百人。嗯,其实是连老卫队成员在内总共一百人,这是唐宋决定的女子卫队最终人数,所以,要是老队员不被淘汰的话,最后也就是再选八十人而已。 将大体上的意思给女子卫队说了一下后,唐宋便不管这件事了,只是给她们拨了五百万人民币让她们操持这件事,不够的话再问他拿——这其中,除了电视台的广告费外,更多的却是各个选手的来回车马费。没办法,缅甸人确实有点穷,说不定真有人因为车费的问题想报名却过不来,这个当然要帮她们想周到了。他的卫队成员,总不能连这点待遇都享受不到——那些大公司招聘还报销来回车马费呢,他唐某人总比那些所谓的大公司强胜点吧? 这事交给她们后,唐宋也就算空闲下来了。这对他来说是难得的休息时间,不过,似乎也休息不到几天了,因为已经到腊月二十五了,最多二十八之前要回国,怎么说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