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8节  (第1/3页)
    蒋局脸都气歪了,上来对着赵铎就是一顿骂:“你干什么?找死吗?要是人质有个闪失,怎么办?”    赵铎就笑:“你放心,人质不会有事的。”    “为什么?”    “因为那家伙手里拿的是一把假枪。”    “假枪?你怎么知道?”    “因为我从瞄准镜里看见他用他的枪点烟呢。”    赵铎说完,背着枪,头也不回地去了。    蒋局立在原地,愣了半天,也忍不住笑了。    谁也没想到,赵铎这小子竟一战成名,从此后,咱们蒋局就记住了这个胆大心细的小伙子,每遇紧急任务,需要狙击手到场,必点名叫他前往。    赵铎也不负众望,数年来,十余次出战,四次开枪,每一颗子弹都命中目标眉心,使一个个负隅顽抗穷凶极恶的歹徒当场毙命,将一场场危机化解于无形。    他的事迹经过报纸报道后,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“神枪手”。    但是后来的一次任务,却使他再也不能平静地拿起自己的狙击枪。    那一年冬天,已经逼近年关,特警队突然接到出警任务。    有一个姓孙的小包工头,领着十几号人给一个姓罗的大包工头干了一年活儿,年关时节,姓孙的小包工头自己垫出十几万元给手下的民工们发了工资,但等他回头找姓罗的大包工头结账时,那个无良老板罗某却跟他玩起了失踪。    屋漏偏遇连阴雨,这时小包工头孙某的儿子又被检查出得了重病,光手术费就得十几万。他所有的积蓄都给工人发了工资,哪里还拿得出钱来?    孙某数次找罗某讨要工程款无果,最后一怒之下,拿着一把水果刀闯进罗某的家,将他那正在摇篮里睡觉的八个月大的儿子给劫持了,要罗某立即结账还钱。    接到报警后,警方立即赶到现场,一面跟孙某谈判,一面派人去找大包工头罗某。    可是罗某听到风声,早已躲起来,只剩下做不了主的老婆在家。    孙某从上午等到下午,还不见罗某,人就急了,几次威胁警方说要是再见不到罗某,就要让他绝后。    负责这次现场指挥的,又是咱们蒋局。    蒋局一看孙某已经丧失理智,人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,当即命令狙击手赶到现场待命。    赵铎端着他的85式狙击枪在对面一间小学三楼厕所窗户边隐蔽下来,枪口早已瞄准孙某。    只是孙某左手抱着孩子,右手持刀,刀锋贴着孩子的脖子,如果贸然开枪,子弹稍微射偏,没能让孙某当场毙命,对方手中的刀稍稍一拖,这孩子就没命了。    所以蒋局虽然已经下达“就地击毙”的命令,但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,赵铎仍然不敢开枪。    双方又耗了一个多小时,孙某突然暴躁起来,向警方发出最后通牒,如果二十分钟内见不到罗某,就要让他儿子见血。    警方顿时紧张起来,谁也不知道姓罗的那家伙藏到哪里去了,二十分钟根本不可能找到他。    就在这时,孙某怀中本来一直在乖乖睡觉的孩子,突然哇哇大哭起来。孙某忙把水果刀拿在左手里,右手向后伸去,不知是要拿什么东西。因为他左手抱着孩子,手里虽然拿着刀,但刀锋距离孩子已经有五六寸远了。    赵锋果断地扣动扳机,子弹呼啸而出,“噗”的一声,射入孙某眉心……    后来赵铎听处理现场的同事说孙某倒地后,孩子跌落在他身上,只是微微有一些擦伤,这才放心。    那位同事又告诉他:“你知道孙某最后那一下,是想拿什么东西吗?他想去拿后面桌子上的奶瓶,那孩子肯定是饿坏了……”    赵铎一听,当时就呆住了。    同事拍拍他的肩膀说:“不用难过,如果不是抓住这个机会,咱们还真拿他没辙。”    赵铎木然地点点头。从不抽烟的他找同事要了根烟,坐在地上闷声不响地抽起来。    他知道孙某也有孩子,在这种时候,一个怕孩子饿着、肯冒险回身给孩子拿奶瓶的已经做了父亲的男人,怎么可能会忍心杀害一个无辜的孩子呢?也许这件事,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。    他想,一个狙击手的职责,到底是杀人还是救人呢?    作为一名狙击手,他也许比常人更应该尊重生命,无论是人质还是嫌犯的生命,都要尊重。    一名嫌犯,到底该不该死,应该是法院的事,不该由自己来决定。    法院判错了,嫌犯还可以上诉,如果自己扣错扳机,就再没有改正的机会了。    从此后,赵铎的训练状态一直不佳,瞄准人形靶的时候,竟迟迟不敢开枪,这对于一名狙击手来说,无疑是致命的缺点。    半年多后,赵铎自己提出申请,退出了特警队,回到了原来的分局刑侦大队。    回到刑侦大队后,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,赵铎很快恢复到了以前的工作状态,手里拿着一把64式手枪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